[种猪的营养需要(三)——哺乳母猪的营养需要]

浏览次数:6299 日期:2024年05月12日11时03分54秒

Nutrition of breeding stock种猪的营养需要(三)——哺乳母猪的营养需要

由于营养需要随生产阶段而不同,因此种猪的营养需要划分为三个阶段:

一.种猪的发育

二.妊娠母猪饲养需要

三.哺乳母猪饲养需要

III.哺乳母猪饲养需要


母猪产奶量与哺乳仔猪数有关,当产仔数增加时平均每头仔猪需奶量也增加,两者的结合提高了营养需求量。窝增重对产奶量也有影响,可很精确地通过从出生至断奶的仔猪生长速度来估算母猪产奶量。产奶量使母猪对能量与氨基酸的需求量增加,如果摄入不足,母猪就要消耗体脂来产奶;体重损失的60%为脂肪组织,40%为肌肉组织,这样就需要摄入高含量的能量与氨基酸用于高产奶量以防止体脂贮备的损失。


与此同时,高瘦肉率猪的遗传特征使青年母猪用以维持这些额外需求的体脂贮备的降低;而且,为了提高饲料转化率而带来了压力,饲料摄入没有与营养需要的增加成比例,实际情况是饲料摄入还可能下降。这些因素已经给营养师配制经济的高产日粮、分娩舍经理维持高饲料摄入量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后者面临的问题尤其严重。


影响母猪营养需要的因素


如下因素影响哺乳母猪日营养需要:

·产仔胎次

·产仔数

·断奶重

·仔猪哺乳时间(仔猪断奶日龄)

·温度

·母猪体重与体贮备损失


由于营养需要的变化取决于许多因素,如果没有特别说明,本文作如下标准假设:

哺乳仔猪数 = 10头;仔猪平均日增重=225g;分娩舍温度22℃;母猪哺乳期体重损失=10kg(相当于维持90%的能量平衡)。

仔猪生长性能以平均日增重来表述,从日增重克/天转化成21或28日龄断奶时体重的计算方法分别为:

225/1000*21+1.3kg(初生重)= 6.0kg;225/1000*28+1.3kg(初生重)= 7.6kg。


产胎次

从营养角度来讲一个完整的繁殖周期是母猪所承受的最昂贵与最具挑战性的阶段,特别是体重较小的初产母猪。另外初产母猪采食量比经产母猪至少低0.5kg,二产母猪比经产母猪低200g以上(表1)。


表1 不同胎次平均日采食量a

image.png

a本试验分布于30个商品猪场,用了25,000头母猪(Koketsu et al. 1996)


初产母猪在哺乳期特别容易受营养缺乏的影响,哺乳期的饲养策略应该是最大的饲料摄入量与最小的体重损失,当然在哺乳期间要完全防止体重损失是很难做到的,而体重损失超过10kg可能会延长断奶到发情的间隔时间。


Williams 和Mullan研究了母猪断奶体重与断奶至发情的间隔时间的关系,他们建议断奶体重150kg以上能使断奶至配种间隔最短,随着体重损失增加,断奶至发情的间隔时间也延长,这一研究支持了《种猪营养需要——Ⅱ.妊娠母猪的饲养管理》中的表1所示的母猪在配种与妊娠期间目标体增重。为达到这一目标,哺乳期间母猪体重损失必须控制在10kg以内。


产仔数

高产母猪每天每哺乳一头仔猪约需产奶0.9和1.0kg(哺乳期仔猪平均日增重各自为225和250g)。每公斤产奶约需要1,650Kcal的消化能与5.9g的赖氨酸(5.2g的可消化赖氨酸)。用于最佳二胎产仔数的赖氨酸的需要量比产奶所需的量要高,比如,用于产奶的赖氨酸需求量为52g/天,而用于最佳二胎产仔数的赖氨酸需求量则为60-65g/天。另外,母猪还需要能量与蛋白质用于维持需要,因此母猪的营养需要随哺育仔猪数量而相应变化。图1和图2表明了哺育仔猪数对母猪日消化能与赖氨酸需要的影响。


image.png


从图1和图2可以看出:一头体重200kg带仔10头的母猪每天需要17,980Kcal的消化能和53g的赖氨酸,但是每增加一头仔猪需增加8%左右的消化能与10%左右的赖氨酸。如果养猪场只使用一种哺乳母猪料,每多哺乳一头仔猪母猪的采食量则需增加9-10%。对于经产母猪在凉爽的季节,增加1或2头仔猪还有可能,但如果是在夏天,增加那么多的饲料采食量实际上不太可能。同时由于初产母猪体型小,摄食能力低,因此增加饲料的采食量非常有限。如果采食量没有增加,这样母猪的营养需要量得不到满足,母猪每多哺育一头仔猪就要多损失约2kg 的体重。


对青年母猪(初产、二产母猪)或较瘦母猪,把部分仔猪寄养给年老母猪(第四胎以上母猪)或将被淘汰的带仔少的年老母猪可有助于减少母猪哺乳期体重损失。对于初产母猪也有助于缩短断奶至发情间隔并增加第二胎的产仔数,例如,母猪产仔10头,寄养2头则每天减少1kg 的饲料需要量。同时由于夏季饲料采食量下降,因此建议增加饲料营养浓度。


仔猪断奶重与哺乳时间

饲料摄入量与饲料质量不仅影响仔猪断奶重,同时对猪群饲料成本的核算非常重要,所以其数量应当加到母猪的饲料成本中。断奶体重7kg以上的仔猪比较轻的仔猪不易患断奶腹泻,在75-80日龄时容易达到30kg的目标体重。表2给出了断奶重对78日龄时仔猪生长情况的影响。


表2. 25-29日龄断奶体重对78日龄时仔猪生长情况的影响

image.png


提高仔猪断奶重:1)提高母猪产奶量从而提高仔猪日增重;2)延长母猪断奶日龄增加对母猪的依靠。仔猪目标断奶体重对每天营养素摄入的影响由图3和4来阐述。


image.png

从图3可以看出,如果断奶日龄从21日龄延长到28日龄,则母猪消化能约增加600Kcal/天;同时每增加一头哺乳仔猪需提高约1,425Kcal/天的能量。


同样地,如果断奶日龄从21日龄延长到28日龄,则母猪赖氨酸约增加0.8g/天;同时每增加一头哺乳仔猪需增加5g/天赖氨酸(图4)。


仔猪平均日增重很大程度地由母猪遗传的产奶能力决定,这就是说,一些品种、品系及个体母猪产奶的遗传能力不同,进而影响仔猪断奶重。营养学家可控制的仅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1) 根据采食量而制定日粮配方来满足营养需要;

2) 通过加强饲养管理来提高采食量(见影响饲料采食量的因素);

3) 断奶日龄。


如果前两项的任一项不能满足要求,母猪则将动用其体内贮备尽可能地来满足营养需要(增加哺乳期体重损失)。各养猪场间的最适断奶日龄不同,取决于哺育设施、饲养管理水平等。缩短断奶日龄则提高母猪的繁殖率,每缩短7天哺乳时间,每头母猪每年约增加1头仔猪,也如图3与图4指出的将会降低母猪的营养需要。另一方面,如表2指出的早期断奶仔猪体重较轻,增加了刚断奶仔猪的营养需要,这同样需要良好的保育设施等。


养猪生产者需要评估他们各自的情况,第一步是决定育种群的体况(见《妊娠母猪的饲养管理》中的体况评分)、通过仔猪平均日增重而测定的母猪产奶能力,第二步是哺乳期平均饲料摄入量,这当然包括浪费的饲料(饲料消耗并不等于饲料摄入,见“饲料槽的设计”)。由于饲料摄入量取决于温度,所以必须以月或者至少以季度为基础来计算,一旦这些因素决定下来后,比较好的饲养方案才能得到确定。


温度

母猪的饲料摄入量和能量需求受到温度的影响,温度高时母猪的饲料摄入量和维持体温的能量需求同时下降,但是母猪每公斤产奶对能量、氨基酸、微量元素、维生素的需要并没有改变,母猪仍然必须摄入同样数量的赖氨酸、缬氨酸、钙、磷等以得到理想的产奶量。所以,如果母猪的饲料摄入量下降,就得增加日粮中氨基酸与其它营养素(不包括能量)的浓度,如果温度超过25℃则能量浓度也必须提高。


image.png

图5与图6阐述了温度对哺乳母猪饲料摄入量以及对21日龄断奶仔猪体重的影响,正如所预料的随着温度的升高,饲料摄入量减少。而25℃的温度对母猪来说似乎是维持其生产性能的临界温度。当温度超过25℃时,饲料摄入量下降得很快,仔猪的断奶体重随之下降,在温度为27℃和29℃时母猪比在18-25℃时分别多损失体重7kg与10kg。


体重损失

正如早先指出的哺乳期的体重损失目标应该为零,但这在国内多数猪场很难达到,同时应该尽最大的努力使体重损失控制在10kg以内,而大多数经营者不称母猪的体重,则可以通过1)断奶时母猪体况评分;2)断奶至发情的时间间隔来作为体重损失的指标。


体况评分已被详细讨论过(《种猪的营养需求——Ⅱ.妊娠母猪的饲养管理》),另一个因素是检测的断奶至发情间隔有多接近,以及由于繁殖失败母猪在那个阶段被淘汰,通常可接受的最大间隔时间为14-25天。背膘厚每减少1mm等于2kg体重损失,一旦背膘厚减少10mm,在母猪体脂贮存恢复以前通常不会发情。10kg的体重损失等同于5mm的背膘和4kg的肌肉组织。如果母猪的体重损失在25-30kg,那么它将丢失12-15mm的背膘和10-12kg的肌肉组织,使母猪变瘦(体况评分1)。这种程度的肌肉组织与背膘损失将肯定会延长返情时间,并且需提高下一个妊娠期母猪日粮赖氨酸的需要量。在当今饲养高瘦肉品种猪情况下,在决定母猪返情能力,特别是哺育较多仔猪的情况下母猪肌肉组织的损失比脂肪损失更加重要。


许多经营者过高地评估他们猪场的繁殖率,比如,如果有80-85%的母猪在断奶后7天内开始发情,这通常会被认为是平均水平。那么其它的15-20%怎么样呢?如果10-12%在14-20天内发情,5-6%在20-30天内发情,2%在30-50天内不发情而被淘汰,那么母猪从断奶至发情的天数应为10天而不是7天。

这样,确定哺乳母猪日粮应基于对仔猪生长性能的预测和母猪体重的损失,而母猪体重的损失直接反映在下一个妊娠期,更准确地说是从断奶至分娩所需的额外饲料的成本(包括断奶到配种的饲料)。


在国内怕普遍的做法是在哺乳母猪日粮中添加相对较高的麸皮以防治“便秘”,而且许多经营者喜欢在母猪分娩后的3-5天内限制饲料喂量,而分娩后限制饲喂则可能会造成便秘。通常母猪在分娩日或随后的1、2天自由采食量较少,但是达到自由采食量的时间越早越好,这不但能减少便秘问题,而且还可减少能量缺乏问题。


高产母猪在哺乳早期就分泌较多量的乳汁(分娩后最初5-6天内分泌近8kg/天),如果饲料摄入受到限制,这会给母猪带来很大的压力,进而动用体贮来满足产奶的需要,这也意味着母猪必须在接下来的2-3周内摄入更多的饲料来达到平均采食量。例如,如果母猪在哺乳的最初6天内平均采食3.5kg/天的饲料,而日粮是按平均日采食量5.0公斤来配制的,那么在21天哺乳期所剩下的15天内,采食量将提高到5.6kg/天,如果是28天的哺乳期,则将提高到5.4kg/天,这意味着在后面的哺乳期母猪必须增加10%的饲料摄入量,否则母猪体重损失比预期更多。


高含量麸皮还稀释了日粮能量的浓度,在日粮中添加油脂能弥补这个问题,表3阐述了母猪日粮能量浓度对仔猪不同增重水平而满足母猪消化能需要的饲料摄入量的作用,这些日粮为具不同含量的麸皮与油脂的玉米-豆粕型日粮而确保仔猪生长速度、母猪体重损失不超过10kg(母猪分娩体重180公斤,猪舍温度22℃),日粮粗蛋白含量为18.5-19.5%以满足氨基酸的需要。由于饲料摄入量中不包括任何的饲料浪费,因此在计算饲料需要时必须在预计的基础上增加5-10%。


这些饲料摄入量适用于3胎或3胎以上母猪,而对于初产母猪、二胎母猪、或者进分娩舍时体况不好的母猪而言,效果不是最好,因此只要有可能,应该选用专门的初产母猪饲料,或者在喂经产母猪料时另加洒豆粕。豆粕的用量取决于全价料中赖氨酸的水平以及母猪的饲料摄入量。每饲喂100g豆粕将增加2.6g/天的赖氨酸,假如小母猪比经产母猪每天少采食500g饲料,而赖氨酸需要量多3-4g,每天就需要125-150g豆粕来提供。豆粕的添加是在正常数量饲料的基础上,这可提高饲料采食量,即小母猪在吃额外添加的豆粕以外还可能增加正常的采食量。可以一次饲喂,如早上的第一次饲喂;或者一半在早上,还有一半在当天的最后一餐饲喂,后面的方法在夏天可能更有用以提高饲料采食量,这同样也适用于提高母猪饲料采食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