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猪饲料氨基酸的一些补充认识]

浏览次数:10397 日期:2024年05月06日23时49分38秒

最大日增重、最佳饲料转化率与最佳酮体瘦肉产量对氨基酸的需要量是否相同?

一般资料给出的氨基酸需要量是满足最大日增重的需要量的;其实,比最大日增重氨基酸需要量稍高一点的氨基酸添加水平对饲料转化率和酮体瘦肉产量有稍好的表现;高氨基酸浓度时动物肌肉组织的合成量会稍高于脂肪的沉积量,而肌肉沉积消耗的能量低于脂肪沉积,这样,饲料的转化率就得到提高。如果养殖场的活猪出售时对瘦肉的关注度较高,高瘦肉率的猪可以卖更好的价格时,在日粮中使用比最大日增重氨基酸需要量稍高的氨基酸水平可能会有更高的经济回报。


什么是能蛋比(能量:粗蛋白)?

在生长猪,当日粮的能量浓度增加时,猪的生长速度增加。其实此时需要的是一个高赖氨酸水平的日粮,以满足它每天的赖氨酸摄入量(克/天)。也就是需要保持日粮的能量浓度与赖氨酸含量之间有一个适宜的比例。以往使用的是能蛋比,其实更准确的应该是“能量与赖氨酸比”。在很多时候我们从经济角度出发,在设计配方时,我们会选用一个最经济的能量浓度,此时我们需要用到“能量与赖氨酸比”值来确定不同能量水平的日粮赖氨酸的含量水平。


什么是“氨基酸比例”?

在玉米-豆粕型日粮中,,赖氨酸常常是第一限制性氨基酸。因此,要保证最佳的机体蛋白质合成率,我们还需要保证日粮中的其它氨基酸有一个适宜的含量。在猪的营养学方面,动物营养学家常用某种氨基酸与赖氨酸的百分比值来确定日粮中其它氨基酸的最适含量,如,在育肥猪,日粮中的苏氨酸水平应该维持赖氨酸水平的62%,当日粮中赖氨酸水平为1%时,那最适苏氨酸水平即为0.62%,如果赖氨酸含量水平发生变化,那苏氨酸的含量水平也应该按照相应的比例跟着改变(其它必须氨基酸也是一样的)。

使用“氨基酸比例”的方法确定氨基酸的需要量是一个很适用、简便的方法,但有一个问题是目前营养学家对不同生产阶段、不同氨基酸与赖氨酸之间的比值到底定为多少还有一定的争议,(如苏氨酸,在乳猪阶段,有的学者认为应该是真回肠可消化赖氨酸的65%(Van Milgen & Le.Bellego等,2003),而有的学者(Lenehan等,2004)认为10~20kg有仔猪的苏氨酸需要量是0.79%,折合成与赖氨酸的比值是0.66%,也有的学者(Guzik et al,2005)认为,对于10~20kg有仔猪,苏氨酸:赖氨酸的比值从55%提高到65%对生长性能没有影响;目前一般将苏氨酸:赖氨酸(真回肠可消化水平)的比值定为65%(Gary.Allee,2006)。——根据2006年“猪营养国际学术研讨会”资料补充)。


阉公猪和小母猪的氨基酸需要量相同吗?

与阉公猪相比,小母猪的性情会更温顺,当小母猪与阉公猪混在一起进行饲养时,可能小母猪不能采食到足够的饲料以满足它的最佳生长(有数据表明,小母猪与阉公猪同栏饲养,小母猪的采食量比阉公猪低200克/天);与小母猪相比,阉公猪生长得更快些,但它的饲料转化率可能会低些,且同样的上市体重阉公猪可能会更肥些(这与它们的生长曲线不同有关)。

目前有一种饲养方式就是分性别饲养,就是根据小母猪和阉公猪的生长性能不同,将小母猪和阉公猪分开饲养;虽然会增加养殖场工作难度,但这样做可以相应节省饲料成本。目前一个简便的方法是阉低公猪与小母猪使用相同的日粮的分性别饲养,给予相同的饲料量;阉公猪因为采食量较大,额定饲料量消耗快于小母猪,饲料转化率低于小母猪,同样的饲料额定量,可能阉公猪的上市日龄会早于小母猪、但上市体重可能会稍轻些。这种饲喂策略能与小母猪和阉公猪的蛋白质沉积(生长)曲线更好的吻合,从而发挥最好的饲料效率,从市场方面考虑,也有利于商品猪整齐度提高,以及更容易做到全进全出。采用这种饲养策略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如果小母猪将来要留作种用,采用分别饲养可针对母猪对钙、磷等营养物质的特殊需要给予特殊关注,从而得到更优秀的后备母猪。

对于养殖场还有一种可供选择的饲养策略就是分体重饲养,在一栋舍内,将体重大的关在栏的一侧,而体重轻的关在另一侧,分别给予不同营养浓度的饲料。研究表明,在体重轻的猪群日粮中添加脂肪而体重大的猪群不添加脂肪,同样的饲养日龄,两群猪的的出栏体重基本接近,这样,猪的整齐度得到大改善,同时,饲料的边际利润也是最大化的。


高温环境对猪氨基酸需要有哪些影响?

环境温度过高会导致猪很多的生理机能发生改变。首先猪的采食量会降低,导致每天的能量摄入量减少,每天的能量摄入量减少造成猪的平均日增重减少。如果猪的生长速度降低,它对赖氨酸的需要量也相应减少。在高温环境条件下,增加日粮赖氨酸的浓度并不能抵消因为采食量减少而导致的日增重的减少,这是因为采食量不够时没有足够的能量作为蛋白合成所需要的燃料供给。但我们并不建议一年不同的季节采用不同的日粮营养浓度。这样建议的理由是基于维持一个科学的、稳定的“能量赖氨酸比”;当采食量降低时,这个比值不会改变,也就不会形成某种物质的浪费。在这个理论的背景下,在夏季高温季节,我们唯一能做的看来只有通过滴降温或其它方法给猪提供一个凉爽的环境温度以保证它有一个高的采食量。

环境温度过高会导致猪很多的生理机能发生改变,环境温度过高会降低猪的采食量从而导致平均日增重降低,还会因为能量的摄入量减少而导致猪的胴体瘦肉量减少。过去我们曾建议增加日粮中的赖氨酸浓度和添加脂肪等方法来抵消采食量减少对生产性能的影响。最近的研究表明,这样的做法可以改善高温环境条件下猪的生产性能;但在热平衡环境中这样的做法对猪的生产性能并没有改善。

从理论上讲,猪的日增重降低,它对赖氨酸需要量随之降低,而胴体瘦肉量增加时赖氨酸的需要量会增加。这是两种相对立的因素,因此在正常环境温度时我们没有必要调整日粮的能量和赖氨酸的浓度;在对胴体瘦肉产量/或出肉率要求严格的情况下,在夏季高温季节,我们应该采用滴水降温或其它方法,尽量为猪群创造一个相对凉爽的生活环境,这是根本。如果需要采用不同季节使用不同配方的做法,高温季节,与其它季节相比,在育肥阶段我们可以将能量和赖氨酸的浓度提高0.5%。这方面,我们可能需要更多的研究来帮助营养学家走出这种进退两难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