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长-肥育猪的饲喂]

浏览次数:4867 日期:2024年05月13日13时05分22秒

前言

猪利用简单日粮的能力以及耐受环境温度变化和免疫性应激的能力得到了充分发育之时,就开始了其生长-肥育阶段,多数人认为生长肥育阶段开始于体重达到20千克左右的时候,这一阶段结束于猪被屠宰供人类食用之时。

在饲养管理中,很容易将注意力集中在泌乳和断奶造成的营养性应激上,而很少对生长肥育猪给以注意。毫无疑问,生长肥育阶段是猪的营养生涯中最昂贵的一个阶段,猪在这一阶段中吃下的饲料占其一生总采食量的75%。在这一阶段中,饲料效率的稍许改善就可对企业产生显著的经济效益。

生长肥育猪的营养,除了满足维持需要之外,主要就是要确定机体需要多少氨基酸才能最大限度地合成由遗传基因决定的蛋白质。同时,就必须为机体提供足量的代谢能以支持机体的蛋白质合成,维生素和矿物质当然是必需的,但其需要量相对来说是极低的,因而不会使日粮成本增高很多。

氨基酸需要量

人们有时候有这样一种印象,认为蛋白质的合成就象建造一堵砖墙,每一个氨基酸都被永久地放置在一个地方。这种印象是错误的,蛋白质的状态是很具有动态性的,猪每天都在合成和分解着大量的蛋白质。如果合成率大于分解率,动物就表现生长,合成量减去分解量的净差别被称为“蛋白质沉积”。

图 1 显示了三种性别的蛋白质沉积曲线,这是美国伊诺斯大学最近的试验结果,试验用猪为汉普夏公猪与约克夏,杜洛克母猪的三元杂种猪。图中横坐标代表猪龄,纵坐标代表蛋白质沉积率,不同基因型的蛋白质日沉积率互不相同,但蛋白质沉积曲线的一般特性是一致的。公猪的沉积率高于阉公猪或母猪,并且沉积率在生命早期迅速增高,在体重50-60千克时达到高峰,这时蛋白质每日沉积率逐渐下降,直至达到成熟体重时为止。


图 1公猪阉公猪和小母猪自断奶到成熟期间的蛋白质沉积曲线(Cook1991)

由此得出的结论是,猪生命中任何时刻的氨基酸需要量都应与蛋白质沉积的需要相符合,同时还要提供充足的氨基酸以供机体合成为维持所需的蛋白质,如酶、免疫蛋白质、皮肤、毛发以及大量的其它物质,当蛋白质沉积率接近最大时,维持需要就成比例地降低。但当蛋白质沉积率最低时(动物接近或达到成熟时)则日粮中大部分氨基酸就都供维持之需,可用下列公式计算动物对于充分平衡的,完全可消化的蛋白质(即理想蛋白质)的需要量(ARC,1981):I=(OL/a1)+pG/a2

注:I=对理想蛋白的需要量;

OL=与维持有关而不得已的损失;

a1=吸收后的氨基酸中用于维持部分的比率;


pG=蛋白质增重,即每日蛋白质沉积量;

a2=吸收后的氨基酸用于蛋白质沉积部分的比率。

虽然这一公式看来为计算每日蛋白质需要量提供了一个简单的理论框架,但这一方法却很少被用于实践之中,因为很难准确地估测现实世界生产环境的蛋白质日沉积量,同时也还有待于精确地测定氨基酸被吸收后的利用率,现在人们正在利用这些数据来研究模拟猪生长和营养需要量的数学预测公式。


当前使用之中的需要量数据多数都是来自既费时又费工的测定试验,图 2 利用了伊利诺斯大学最近的试验数据描述了有关的方法。先制备一种基础日粮,其中仅缺乏赖氨酸。另外配制4种日粮,其成分除了赖氨酸水平以外其余都和基础日粮完全一致,将这些日粮喂给体重50千克的生长猪直至其体重达到 95千克,算出这些猪的平均日增重并将其作图画出。画出两条回归线:一条(A)代表对于赖氨酸添加率的生长反应;另一条(B)则表示对赖氨酸开始不再进一步反应的一点。这两条线的交汇点就代表了猪对赖氨酸的需要量,在这一例中是0.50%的可消化赖氨酸,通常应用折线统计模型来计算这一交汇点 Robbins(1986) 描述了这一方法。


2 测定赖氨酸需要量的试验

体增重是可供测量的最简单的反应标准,可根据体增重的数据估测赖氨酸需要量。在大多数试验中,可利用饲料效率或胴体数据如背膘厚或眼肌面积作为应变量来提高准确度。利用生长试验来估测赖氨酸需要量很是费时,也不很适于现场应用,衣阿华州立大学的 Zimmerman (Coma 等,1995)最近提出,不要采用生长率而要应用血浆尿素氮作为反应标准而测得有意义的需要量数据。这一方法根据的是这样一条生物学原理:过量氨基酸中的氮会被整合入尿素之中而被排出体外,猪日粮中缺乏赖氨酸时就不会利用日粮中的其它氨基酸,这些氨基酸就会被分解掉而生成尿素。血浆尿素氮的水平可以指示日粮中赖氨酸缺乏到什么程度,按照 Zimmerman 的方法,先令猪连续数天采食缺乏赖氨酸的日粮,然后就可对血浆尿素氮进行测定。根据测定结果,就可利用折线法测得赖氨酸需要量。


由于赖氨酸通常是猪日粮中的第一限制性氨基酸,所以确定其需要量是很重要。一旦赖氨酸的需要量得到了确定,就可根据理想蛋白质(见 CPIH-4)规定的其它9种氨基酸对赖氨酸的比率而算得猪对每一种氨基酸的需要量。表 1 列出了这一计算的过程,这一例子中的赖氨酸需要量取自图2将0.50%可消化赖氨酸这一数值乘以某一氨基酸对赖氨酸的比率(可由理想蛋白质数据中进行查找)就行。例如,在体重50-100千克的猪,精氨酸需要量为赖氨酸需要量的30% 所以精氨酸的实际需要量就等于0.30×0.50(可消化赖氨酸需要量)=0.15%,要记住,这一需要量数值代表的是可消化精氨酸需要量。

表 1 应用理想蛋白质比率计算可消化氨基酸需要量(以日粮的百分率表示)1.2

氨基酸名称

氨基酸比率

计算

赖氨酸

100

0.50

精氨酸

30

(0.30×0.50)=0.15

组氨酸

32

0.16

色氨酸

20

0.10

异亮氨酸

60

0.30

亮氨酸

100

0.50

缬氨酸

68

0.34

苯丙氨酸+酪氨酸

95

0.48

蛋氨酸+胱氨酸

70

0.35

苏氨酸

70

0.35

注 1.比率数值根据 Baker (1993);

2.此表中的需要量数值表示的是可消化氨基酸需要量。

很显然,并非所有的猪都有着相同的氨基酸需要量。以日粮百分率表示的需要量受下列因素的影响:猪龄(见图 8.1)、性别(阉公猪,小母猪,公猪)、采食时、瘦肉生长率(基因型)、日粮的能量含量、环境和健康状态。详细讨论这些因素超越了本章范围,但本章仍打算对此进行一般性的论述以便于理解何时应对标准饲喂方案进行调整。


让我们从一条简单的假设谈起:一定性别的猪在一定体重时每天需要的氨基酸量(克)也是一定的。因此,将该量除以每天的采食量就可得出该种氨基酸在日粮中应有的百分含量。有一种常见的看法,认为凡是采食量下降就要增高日粮中氨基酸的浓度,这样才能保证每种氨基酸的每日摄入量不变,只有在采食量下降而同时每天的瘦肉生长率保持不变时,这样的说法才是有效的。让我们看看下面两个例子:(1)日粮中加入脂肪一般会降低采食量,但要使瘦肉沉积率保持不变;(2)人为地限制采食量以最大限度地降低脂肪沉积率,但要保持最大的瘦肉生长率。在这两种情况下,都必须成比例地增高日粮中的氨基酸浓度。


如果由于热应激,拥挤或是发生了疾病而造成采食量下降,则并不都需要增高日粮氨基酸的浓度。因为在每一种这样的情况下,机体都会产生使自身适应这些应激的生理反应,而这些反应看来都会降低蛋白质的沉积率。猪吃得少了,但瘦肉沉积率已经降低了。因此,在猪遭受应激时增高其日粮内氨基酸浓度的话,其效果是可疑的。疾病对于瘦肉沉积率的影响特别大,发生疾病时,免疫系统细胞产生的调节激素细胞活素会起作用,使得养分较少地用于生长而较多地用来满足激活免疫系统的紧急需要。表 8.2 显示了衣阿华州立大学最近试验结果的要点。


表2 免疫激活和饲喂抗菌药对生长的影响



注 1.Stahley 等(1994);

2、仅在6-34千克体重期间的日粮中含有卡巴氧;

这一试验中使用了具有同样遗传背景的猪。试验共设两个处理:一个处理是将猪饲养于其免疫系统仅仅受到最低限度刺激的环境中(即低刺激环境);另一个处理是将猪饲养于具有高水平疾病应激的环境中(即高刺激环境)。其它管理措施均相同,试验期为断奶至屠宰,接受高刺激(免疫刺激)处理的猪表现生长率低下,采食量下降,蛋白质沉积率下降(以眼肌面积为度量标准)。在未接受抗菌药的处理中(不饲喂卡巴氧的处理),采食量仅下降 7.8%,而眼肌面积减少了15.3%。所以,可以认为这些猪对于氨基酸的需要量(氨基酸为瘦肉生长所需要)也随着采食量的下降而成比例地下降了。请注意,由于饲喂了抗菌药,因免疫刺激造成的生产率下降得到了缓解。

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任何资料可供我们据以调整应激猪的营养需要量,最有效的调整方法仍然是进行简单的赖氨酸需要量试验。根据这一试验的结果,就可利用理想蛋白质的原理来估测其它氨基酸的需要量。

人工合成的氨基酸


现在应该简短地谈一下工业生产的氨基酸。化工技术和微生物技术的进展已经使得我们能够通过人工合成的方法生产所有的氨基酸,但目前只有合成赖氨酸、蛋氨酸、蛋氨酸的羟基类似物、苏氨酸和色氨酸的生产成本可与这些氨基酸的传统的饲料原料来源相竞争。虽然应用人工合成的氨基酸是比较直接的方法,但仍然有些重要的问题必须加以考虑。

如在CPIH-4中讨论的那样,每一种氨基酸分子都有光学同分异构体 通常称为 L-型(左旋)和 D-型(右旋)。L-型的,如 L-赖氨酸,总是可以被猪利用,D-型赖氨酸则不能被猪利用。混合物 DL-蛋氨酸可替代L-蛋氨酸,而D-色氨酸的生物学价值仅及 L-色氨酸的60%。因此,若采用 DL-色氨酸,可能需要添加0.125%才能为日粮提供0.10%的色氨酸。猪不能利用 D-苏氨酸,最后为了保持氨基酸产品的稳定性,赖氨酸通常以盐的形式出售,即盐酸 L-赖氨酸,其含78.5%的 L-赖氨酸。

饲喂方式会影响合成氨基酸的营养价值。添加了氨基酸的日粮中含有的氨基酸可分为游离氨基酸(即添加的合成氨基酸)以及蛋白质分子中含有的氨基酸。游离氨基酸在被猪吃下去后几乎立刻就可被机体吸收,而结合在蛋白质中的氨基酸则必须经过小肠中的酶水解之后才会被释放出来供机体吸收,这需要一定的时间。如果游离氨基酸比蛋白质释放出来的氨基酸先到达蛋白质的合成地点,它们就不会被利用因而就会被代谢掉。因此,猪若采食添加了氨基酸的日粮,就必须保持其体内连续不断地有全部各种氨基酸从小肠被输送到体细胞中。如果对猪每天多次饲喂,至少每天喂四次,就可做到这一点。如果实行自由采食,就会自动实现这一点。如果实行的是分餐饲喂,那就必须在管理方案中安排好猪的每天多次饲喂。


最后,必须懂得合成氨基酸只是在成为整个氨基酸平衡中的一部分时才具有价值。人们有时候常常会在日粮中加入过量的赖氨酸或蛋氨酸,或是加入的量同其它必需氨基酸不成比例,这样做是没有任何价值的。并且实际上还可能降低动物的性能,最终日粮中各种氨基酸之间的关系必须尽可能地与理想蛋白质规定的相一致。


维生素和矿物质


已经由多年的实际经验所证实,当前全世界的从业者都有兴趣从屠宰前一、二或三周时开始停止向饲料中添加维生素和矿物质以获取较高的经济优势。这样做虽然对猪没有明显的害处,但猪肉中微量营养成分的含量受到了影响从而使得猪肉作为人类膳食中B族维生素和某些矿物质(如锌)来源的价值降低了。


促进瘦肉生长的饲喂方法能量

猪的瘦肉生长率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其基因型,但由于大多数猪在活重50千克以上时的能量摄入量都大于其为最大瘦肉生长所需要的量,因而在肥育期限制猪的能量摄入量就可相当显著地提高胴体瘦肉率。 一般来说,肥育猪采食玉米-豆粕日粮(含代谢能3300 千卡/千克日粮)时可限食至自由采食量的85%而不降低其瘦肉生长率。

限食可用手工饲喂法进行,或者用自饲器进行(自饲器有简单而以手工操作的型号以及高度复杂而以计算机控制的型号)。用低能原料(如小麦粗粉和苜蓿)配制的日粮可获得类似的效果。无论采用何种方法,都必需注意日粮的配合,以便确保每天能摄入充足的氨基酸、维生素和矿物质。

很多人都有兴趣于使用药物来提高胴体瘦肉率(见 CPIH-17)-肾上腺素兴奋剂和猪生长激素都是非常有效的药物。然而,这两种药物并不是全世界各地都能买到的。此外,还必需谨慎地避免应用 clenbuterol (一种兴奋剂 译者注)。因为人吃了含这种药的猪肉就有可能因这种药而发生心力衰竭。

据认为,还有三种药物也有增高瘦肉生长率的特性,吡啶羧酸铬 (chromium picolinate)、甜菜碱和肉碱。但是,这三种药的使用结果一直很不稳定。然而,有充分的证据表明,一定量(仅可刺激生长的量)的抗菌药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胴体的瘦肉率。


饲喂的管理


饲喂环境必需有利于猪能方便地吃到充足的饲料,应能尽可能地减少同别的个体竞争饲料和饮水,还应能允许猪在圈内自由走动。猪的采食过程十分简单,猪首先从休息姿势起身,走向饲槽进行采食,然后走向水源去喝水,最后进行排泄或是返回休息处从而结束采食过程。因此,猪圈的设计必须有利于猪的这些活动,最常见的错误是饲料和饮水的位置设置不当,使得猪从饲槽至水源的路上必须穿过休息区。这就增加了猪只间相互打斗的可能性,既消耗了能量还会引起损伤。

如果采取分餐饲喂,那就必须提供足够的槽位以便所有的猪都能同时进食。如果违反了这一条原则,不同个体间的采食量就会很不均一而导致生长率不一,结果就会降低整圈的生长效率。所需的饲槽长度取决于猪体的总宽度(猪体的宽度并非头宽而是两肩之间的宽度,这是猪的躯体上最宽的部位)。

在实行自由采食的情况下,所需的饲槽槽位就少得多。因为在这种情况下可以由好几头猪分享同一个槽位,猪能够调整自身采食所花的时间使之适合整圈猪的需要。最近的研究证据表明,猪在入圈后很快就会固定一个采食位置。毫不奇怪,采食位置的确定,依据的是采食和清洁是否方便。对于猪采食行为的录像进行分析的结果表明,猪会排队等待进入自己喜爱的采食位置,如果猪在初次进入一个圈时发现有几个槽位被搞脏了或是被阻隔开了,那么就会有许多猪都选择同一个可为其接受的采食位置。

生长肥育猪常以20-35头为一群进行饲养,这一数量与行为学的研究结果是一致的。这表明猪能够识别大约35个朋友,如果一个圈内的猪数较多,那么圈内的猪就会自行分为几个小群,每一小群约20-35头。如果圈内只有一个采食和/或饮水位置,那么就会有一个小群的猪霸占住这一采食位置,并且力图排斥其它猪接近这一位置。因此,如果大圈群养,圈内必须设置多个相互分隔的采食和饮水位置。

饲料可以干喂或湿喂,也可喂以液态饲料,液态饲喂系统有利于管理好猪的采食量,同时有利于液态饲料成分(如乳清)的饲喂。干物质对水的比例通常为一比三左右,湿喂不同于饲喂液态饲料,湿喂是将干饲料投入饲槽而在猪采食时将水加入其中。湿喂有两大优点:第一,采用湿喂可以大大减少舍饲条件下舍内空气中的粉尘量,从而有利于猪的健康;第二,饲料利用率略有改善,但还不清楚这究竟是因为饲料的消化率提高了呢,还是因为饲料的浪费减少了。

粉尘量是一个令人关心的问题,因为粉尘可成为空气中病原体的载体,向干饲料中添加0.5-1.0%的脂肪可大大地减少粉尘量。美国内布拉斯加大学的工作提供了无可争辨的证据,证明了日粮中含有一定量的豆油时猪的肺部健康以及生产性能都得到了改善。许多具有臭气的物质都会附着在粉尘上,所以粉尘量减少了以后工作环境也变得令人愉快了。

饮水


生长肥育猪舍中的饮水管理也是极为重要的。让猪自由饮水,会浪费很多水。此外,在养猪生产中,优质水的供应愈来愈有限了,水被浪费掉就必然会增加猪场中每天必须处理的污水量。所以,现在通常使用可最大限度减少水浪费的饮水器,但是,对饮水的限制必须以绝不影响猪的生长为度。

猪每天的饮水量取决于气候因素(比如温度和相对湿度)以及日粮因素,日粮中过多的盐分和过多的氮都必须经肾脏排出体外,而这一排出的过程就需要水。自由饮水可保证猪对水的需要量得到满足,然而,有两个因素可影响猪的饮水量。第一个因素是圈内饮水槽位不足,第二个因素是乳头状饮水器的出水率不足。对猪在热应激期间的行为进行简单的观察就可弄清猪的饮水槽位是否足够,饮水器中水的出水率则较难确定。

猪产生渴感就会找水喝,少量饮水就足以暂时缓解渴感。如果乳头状饮水器的供水量充足,猪就会饮到充足的水。如果出水率太低,猪就会产生挫折感而离开饮水器。饮水不足可直接减少采食量,一般来说,乳头状饮水器的出水率达到每分钟2升就足够了。

虽然猪对溶解于水中的固体物具有较高的耐受力(>5000ppm),但猪不能耐受水中携带的病原微生物,现代猪场中如果没有接通城市的自来水,那就必须在场内具有饮水加氯系统。



关注全新营养    关注广州畜宝


详情请咨询:广州市畜宝动物营养有限公司&广州市畜宝饲料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020-84616518   或   020-84616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