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游(NINEGAME)体育控股有限公司官网

传统龙舟“走”不动了 成都龙舟制造手艺面临失传

  

传统龙舟“走”不动了 成都龙舟制造手艺面临失传(图1)

  百舸争渡,金鼓咚咚,声势浩大……在四川地区,端午节的龙舟活动已成为许多地方民俗文化的一张名片,千百年来,这些“渡口”也留下了很多关于龙舟的传奇故事。然而,如今,龙舟工匠青黄不接,传统技艺面临失传。

  金堂50岁的老木匠彭家柏感叹说,自己造船30多年,制造的龙舟遍布成都、金堂、龙泉、都江堰等地,数目加起来已经超过百艘,而如今这门手艺面临失传。

  金堂彭家柏制作的龙舟素来有名,它经常现身于国际赛事上,彭家柏制作的还都是“标准龙”:长宽17米*1.1米,吃水深48cm,制作误差不超过(3—5cm),可搭载队员22人。

  龙舟从组成结构、选材到保存都是非常讲究的。彭师傅制造的龙舟,结实耐用,生命周期可达七八年。他最辉煌的时候一次共接到20多条龙舟的订单,端午前后,也是生意最忙的时候。要雇上10来个人,必须天天加班才能按时交货。他的造船手艺早已在远近传开,成都平原各地都有客人慕名前来。龙舟竞赛取得好成绩的龙舟,很多都出自他的手艺。

  讲起自家的手艺,彭家柏滔滔不绝。他说,做好龙舟第一步是选材,彭家柏制作的赛龙舟一般选用俄罗斯进口的樟子松,松木料大,树木没有疙瘩,龙舟不宜断裂,选择直径30cm—50cm 最佳。

  “九游体育有哪些适合新手的运动课程?”

  改后的板材厚度需要3cm丝毫不差,打磨出来的板材厚度必须达到2.7cm,制作出来大概需要3万元左右。当木料选好后,彭家柏还要选择良辰吉日为制新龙的木料开线落墨,为第一根立起来的龙骨架参花挂红以示庄重。接下来便是整条龙船制作的开始,全过程约需 20多天。

  龙舟要出水竞技,少不了轻快而坚实的船身。龙骨相当于龙舟的脊椎,贯穿整条龙舟,是整条龙的核心部位。原来龙骨的强度和弯度决定着龙舟的结实程度和弧度,一条17米长大龙舟的龙骨一般由一根整体松木做成,为了使龙骨弯曲,让龙舟两头高高翘起,直径约30厘米的杉木龙骨要被铁链和绳子固定多日来达到所需的弧度,龙骨也决定龙舟的流线,从而决定一条龙舟的破水能力。做好龙骨后就要从船底开始制作,底部最宽处为35cm,最窄处为8cm。

  铁钉是整个龙舟制作的关键,铁钉起着连接船身的作用,组成龙舟的木与木之间不利用任何粘合物质,全靠人工把木边磨平,并用最原始的锤子钉入钉子,每隔三厘米就要打入一个钉子,一条上好的龙舟,要消耗几十斤的钉子。然后做防水扎麻上油,用竹子制作的麻、桐油和灰组合而成的油灰填补龙舟留下的缝隙,两天以后,开始用桐油漆刷龙舟,这样周而复始三遍,龙舟才能滴水不漏。

  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炎黄子孙的祖先笃信龙能主宰一切,在成都,一般龙舟下水前,船员要准备香蜡纸钱,祭河神拜龙头,祈求平平安安,取得好成绩。

  每次龙舟赛,老彭会用略带自豪的语气说:“这些船,都是我造的。”但近几年彭师傅制作的龙舟被放在仓库里积满灰尘,船身已经开裂,铆钉也有些脱落。由于国际龙舟协会的规定:竞技用船船身必须是玻璃钢材质制造,船桨一般选用碳塑材料制作。四川盆地的龙舟赛逐步和国际接轨,越来越多的队伍开始用新型龙舟。

  相比较传统木质龙舟,工业化生产的玻钢龙舟,重量更轻,速度更快,重量控制精确,更有利于提高选手的成绩。传统木龙舟比赛后需要放入沙土中掩埋,从而防止龙舟变形、开裂,玻钢龙舟则收纳自如,放入仓库即可。这让彭家柏的龙舟制造渐渐陷入了困境,从2010年开始,彭家柏再也没接到任何订单。